# 用户识别体系

# 一、用户识别体系的意义

用户识别体系以设备 ID、账号 ID、角色 ID、平台 ID 等不同维度标识出唯一用户并进行分析,通过将已存在的事件属性或用户属性添加至可选的用户识别列表中,后续可在留存分析、漏斗分析、分布分析使用。

# 二、用户识别体系的位置和适用角色

在页面右上角菜单中选择“项目管理”,在“项目信息”标签页中设置,默认关闭,需要使用时请先进行开启

公司超管 管理员 分析师 普通成员
设置用户识别体系
用户识别体系分析

# 三、用户识别体系的使用步骤

# 3.1 步骤一:进入项目管理

进入项目管理,选择项目信息下的用户识别体系,点击已选属性

# 3.2 步骤二:添加属性

点击已选属性后,选择所需的用户识别属性,点击“+”添加,确定

# 3.3 步骤三:开始应用

添加之后,返回到行为分析,可在留存分析、漏斗分析、分布分析中应用

可根据之前选择的用户识别属性进行挑选,进行计算时的用户识别

若选择 OFF 状态,则行为分析中无法看到

# 四、用户识别体系的使用场景

# 4.1 用户识别体系在留存分析中应用场景举例

  1. 同一用户使用多个游戏角色一段时间后,各个角色维度的活跃留存/流失情况?
  2. 用户进行战斗时,角色维度的核心行为的留存/流失情况?
  3. 同一个用户可能使用多个设备登录,从设备维度分析 LTV 表现如何?

# 4.2 用户识别体系在漏斗分析中应用场景举例

  1. 从角色角度分析某时间段内等级转化情况?
  2. 从角色角度分析某时间段内从开始战斗到战斗胜利的转化情况?
  3. 从设备角度分析某时间段内新用户充值转化情况?

# 4.3 用户识别体系在分布分析中应用场景举例

  1. 角色维度的等级驻留情况?
  2. 设备维度的用户活跃情况?
  3. 角色维度的玩家充值档位的分布?

# 五、使用“用户识别属性”与“TA 用户 ID”识别用户的区别

# 5.1 使用默认 TA 用户 ID

将使用默认的用户识别属性“TA 用户 ID”识别用户,“TA 用户 ID”不同的用户会作为不同用户

可进入用户列表,可创建结果分群

# 5.2 使用用户识别属性

将使用选定的用户识别属性如“设备 ID”识别用户,“设备 ID”不同的用户会作为不同用户

不可进入用户列表,不可创建结果分群

# 六、最佳实践

# 6.1 在留存、漏斗、分布模型中使用其他用户维度

留存、漏斗、分布模型的计算逻辑中,需要依赖用户识别 ID 进行关联计算,在默认情况下,会以 TA 的用户 ID 作为用户标识,如果希望使用其他标识字段,比如手机号、设备 ID、IP 地址等等,则可以将这些标识设置在用户识别体系中,在分析时按需进行切换。

# 6.2 对用户的组织结构维度进行分析

在一些情况下,用户可能处于一些组织架构中,比如游戏中的公会、电商中的店铺、培训 APP 的授课老师等等。如果希望对这些维度进行分析,则也可以将这些字段加入用户识别体系中,在分析记录这些字段的事件时切换到该字段。比如在分布分析中,计算购买商品的次数时将用户识别体系切换到“店铺”,分析的结果就变为店铺卖出商品数的分布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