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预置属性与系统字段
本节将会介绍 TA 的预置属性以及系统字段。预置属性指的是由 TA 生成或取得的属性,所有的预置属性以"#"开头,且都为事件属性,且这些属性的中文名以及意义都已经确定。系统字段指的是数据中的结构字段(如#account_id、#event_time等),或者数据库中具有特殊用途的字段,在分析模型中往往不会被使用,或者被间接使用。
除以下罗列的预置属性外,任何以"#"开头的属性都被视为非法字段,将无法入库,因此不建议您将自定义属性设置成以"#"开头,所有系统字段不能作为事件或用户属性,在数据接入时传入。
请注意,除了#ip之外的所有预置属性,不建议您直接使用,只有在同时使用客户端 SDK 与其他传输方式,需要让多端数据的属性一致时,才建议在 TA 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行设置。
参见:Android SDK 使用指南 、iOS SDK 使用指南 、JavaScript SDK 使用指南、Unity SDK 使用指南、Cocos2d-x SDK 使用指南、小程序\小游戏 SDK 使用指南
- 预置属性
属性名 | 中文名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#ip | IP 地址 | 用户的 IP 地址,TA 将以此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|
#country | 国家地区 | 用户所在国家或地区,根据 IP 地址生成 |
#country_code | 国家地区代码 | 用户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家地区代码(ISO 3166-1 alpha-2,即两位大写英文字母),根据 IP 地址生成 |
#province | 省份 | 用户所在省份,根据 IP 地址生成 |
#city | 城市 | 用户所在城市,根据 IP 地址生成 |
#os_version | 操作系统版本 | iOS 11.2.2、Android 8.0.0 等 |
#manufacturer | 设备制造商 | 用户设备的制造商,如 Apple,vivo 等 |
#os | 操作系统 | 如 Android、iOS 等 |
#device_id | 设备 ID | 用户的设备 ID,iOS 取用户的 IDFV 或 UUID,Android 取 androidID |
#screen_height | 屏幕高度 | 用户设备的屏幕高度,如 1920 等 |
#screen_width | 屏幕宽度 | 用户设备的屏幕宽度,如 1080 等 |
#device_model | 设备型号 | 用户设备的型号,如 iPhone 8 等 |
#app_version | APP 版本 | 您的 APP 的版本 |
#bundle_id | APP包名 | APP包名或者进程名 |
#lib | SDK 类型 | 您接入 SDK 的类型,如 Android,iOS 等 |
#lib_version | SDK 版本 | 您接入 SDK 的版本 |
#network_type | 网络状态 | 上传事件时的网络状态,如 WIFI、3G、4G 等 |
#carrier | 网络运营商 | 用户设备的网络运营商,如中国移动,中国电信等 |
#browser | 浏览器类型 | 用户使用的浏览器类型,如 Chrome,Firefox 等 |
#browser_version | 浏览器版本 | 用户使用的浏览器的版本,如 Chrome 61.0,Firefox 57.0 等 |
#duration | 事件时长 | 使用计时功能记录的时长,单位是秒 |
#url | 页面地址 | 当前页面的地址 |
#url_path | 页面路径 | 当前页面的路径 |
#referrer | 前向地址 | 跳转前页面的地址 |
#referrer_host | 前向路径 | 跳转前页面的路径 |
#title | 页面标题 | 当前页面的标题 |
#screen_name | 页面名称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页面的名称 |
#element_id | 元素 ID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控件的 ID |
#element_type | 元素类型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控件的类型 |
#resume_from_background | 是否从后台唤醒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应用是否从后台唤醒,布尔型 |
#element_selector | 元素选择器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控件的 viewPath |
#element_position | 元素位置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控件的位置信息 |
#element_content | 元素内容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控件上的内容 |
#scene | 场景值 | 微信小程序启动时传入的场景值 |
#mp_platform | 小程序平台 | 标识应用所在的平台 |
#app_crashed_reason | 异常信息 | 自动采集事件中使用,记录 APP 崩溃的堆栈信息 |
#zone_offset | 时区偏移 | 数据时间相对 UTC 时间的偏移小时数 |
#system_language | 系统语言 | 用户设备的系统语言(ISO 639-1,即两位小写英文字母),如 zh, en 等 |
#install_time | 程序安装时间 | 用户安装应用的时间,值来源于系统 |
#simulator | 是/否为模拟器 | 设备是否是模拟器 true/false |
#ram | 设备运行内存状态 | 用户设备的当前剩余内存和总内存,单位GB,如 1.4/2.4 |
#disk | 设备存储空间状态 | 用户设备的当前剩余存储空间和总存储空间,单位GB,如 30 /200 |
#fps | 设备FPS | 用户设备的当前图像每秒传输帧率,如 60 |
#backgroud_duration | 后台事件时长 | 记录两次start事件发生区间内,应用进入后台的时长,单位是秒 |
#start_reason | 应用启动来源 | 只有当应用被非launcher方式启动时存在该属性,如deeplink方式或者其他应用startActivity启动, 数据样例: "#start_reason":"{"url":"thinkingdata:\/\/","data":""}" |
- 事件表中的系统字段
字段名 | 中文名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$part_event | 事件分区字段 | 事件分区字段,取自#event_name,即事件名 |
$part_date | 日期分区字段 | 日期分区字段,取自#event_time ,也就是事件发生的日期 |
#app_id | app_id | 项目的 APP ID |
#user_id | 用户唯一 ID | 用户在系统中的唯一用户标识 |
#account_id | 账户 ID | 账户 ID,相当于数据中的#account_id |
#distinct_id | 访客 ID | 访客 ID,相当于数据中的#distinct_id |
#event_name | 事件名称 | 事件名称,相当于数据中的#event_name 字段 |
#event_time | 事件时间 | 事件时间,相当于数据中的#time 字段 |
#server_time | 服务端时间 | 服务端收到数据的时间 |
- 用户表中的系统字段
字段名 | 中文名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#user_id | 用户唯一 ID | 用户在系统中的唯一用户标识 |
#account_id | 账户 ID | 账户 ID,相当于数据中的#account_id |
#distinct_id | 访客 ID | 访客 ID,相当于数据中的#distinct_id |
#active_time | 激活时间 | 该用户的第一条数据(含事件和用户属性数据)入库时,该条数据#time 字段的时间 |
#reg_time | 注册时间 | 该用户的第一条包含账户 ID 的数据(含事件和用户属性数据)入库时,该条数据#time 字段的时间 |
#update_time | 更新时间 | 收到的最后一条用户数据的#time 字段的时间 |
#user_operation | 用户操作类型 | 收到的最后一条用户数据的操作类型(即#type 字段) |
#server_time | 服务端时间 | 收到的最后一条用户数据的服务器时间 |